首页 >> 教育教学 >>人才培育 >> 四川省自贡市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加工技术 人才培养方案
联系我们
更多

地      址: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长土街305号

手      机:13890016663 傅文萍主任

傅主任邮箱:fwpfwp3@qq.com

电      话:0813—3200131

                0813—3200559 

乘 车 路线:公交车12路长土终点站

                18路到长土西站下车即到。

详细内容

四川省自贡市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加工技术 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3-05-11     

四川省自贡市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校机械加工技术

人才培养方案

(适用于2021级)


2021年9月


        目  录

        一、专业设置与定位............................. .......1

        (一)专业名称.........................................1

        (二)专业代码.........................................1

        二、入学要求...........................................1

        三、修业年限...........................................1

        四、职业面向...........................................1

        (一)职业面向.........................................1

        (二)接续专业.........................................1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1

        (二)培养规格.........................................2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3

        (一)公共基础课程.....................................5

        (二)专业(技能)课程................................14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24

        (一)基本要求........................................24

        (二)教学安排........................................24

        八、实施保障..........................................26

        (一)师资队伍........................................26

        (二)教学设施........................................26

        (三)教学资源........................................28

        (四)教学方法........................................29

        (五)学习评价........................................29

        (六)质量管理 .......................................30

        九、毕业要求..........................................32

        十、附录 .............................................32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一)专业名称:机械加工技术

(二)专业代码:660102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企业标准和证书

加工制造类

机械加工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加工工艺设备维护维修机械加工、质量工程师、机械销售、2D/3D 绘图员;

车工初级、中级

钳工初级、中级

 

(二)接续专业

高职: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机械设计专业、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汽车维修等;

本科: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机械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品质和健康体魄,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从事机床的操作、数控编程、质量检测、机械设备维护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2)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具有一线岗位适应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

5)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6)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组织管理能力较强。

7)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

8)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规程的意识。

9)具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专业知识

能具备识读与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

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

ƒ掌握必备的金属材料、材料热处理、金属加工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④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具备解决本专业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⑤具备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⑥具备操作和使用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

⑧能进行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

⑨具备对机械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的初步能力。

(2)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车削加工

熟悉常用车床的结构、种类,具备操作常用车床的初步能力。

掌握普车削加工的工艺分析、达到车工中级技能等级标准,并通过考核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ƒ初步具备车床的维护能力。

4.思政要求

在传授专业知识、开展专业训练的过程中,把思政内容融入其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使之站在政治的高度学习知识、训练技能,使之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刻苦钻研的精神,成长为产业的工匠、精英,为社会贡献力量。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进行教学。计划开设22门必修课。文化基础课10门,选修课4门;专业核心课7门,专业方向课4门,选修课3门;安排教学实习、实训10周,顶岗实习或生产实习20周。

公共课模块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体育与健康、英语、艺术、信息技术等课程。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模块包括: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电工技能基础与技能、金属加工与实训、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车工技能与实训、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数控车削结构与维护CAD/CAM技术应用等课程。

实践教学模块包括:专业实验,教学实训,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其中,教学实训有钳工、电工、普车、数车实训和普车强化实训、数车1+X技能鉴定。

本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时数安排,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加大了教学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教学时数,注重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符合本专业课程设置标准及要求。

 

1 课程结构图

(一)公共基础课程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通知(教职成厅〔2019〕6号)精神,按照《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程标准,开设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概况

思想政治

学科核心

素养

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程目标

  1.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问题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2.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4.坚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5.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人生。

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6

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6

踏上新征程共圆中国梦

2

教学要求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

  2.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课程目标

  1.具有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2.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

  3.能够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正确处理在生活、成长、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增强调控情绪、自主自助和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4.学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主要内容

时代导航 生涯筑梦

4

36

认识自我 健康成长

8

立足专业 谋划发展

4

和谐交往 快乐生活

8

学会学习 终生受益

6

规划生涯 放飞理想

6

教学要求

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哲学与人生

课程目标

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问题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主要内容

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

8

36

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

10

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

8

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0

教学要求

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职业道德与法治

课程目标

  1.正确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国家以及人生发展的作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懂得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和人生成长的意义;

  2.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强化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和职业,都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确立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信念;

  3.了解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解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

  4.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形成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养成依法行使权利、履行法定义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5.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热心公益事业,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6.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7.乐于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主要内容

感悟道德力量

6

36

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8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

4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4

维护宪法尊严

4

遵循法律规范

10

教学要求

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语文

学科核心

素养

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

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几个方面都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专题1:语感与语言习得

144

198

专题2:中外文学作品选读

专题3: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专题4:古代诗文选读

专题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读

专题6: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选读

专题7: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专题8: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职业模块

专题1: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

54

专题2: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

专题3:微写作

专题4:科普作品选读

拓展模块

专题1: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不做统一规定

专题2:古代科技著述选读

专题3:中外文学作品研读

教学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整体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深刻领会并树立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要加强模块间的衔接与整合,与课程发展同步提高课程开发设计等专业能力。

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组织教学。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强化关键能力培养,加强必要的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积极、愉快地参与或开展积极的言语实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和文字写作的素养,养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加强实践与应用。采用语文综合实践教学组织形式,要打破时空与学科界限,有意识地加强课程内容与专业教育、职业生活的联系和配合,自然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创设与行业企业相近的教学情境,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提高信息素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创设更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有效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开展基于网络的多种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改善师生的互动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不断思考和探寻现代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新模式。

数学

学科核心

素养

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数学建模

课程目标

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继续学习、未来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

在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排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基础知识

108

180

函数

几何与代数

概率与统计

拓展模一

基础知识

36

函数

几何与代数

概率与统计

拓展模二

专题与案例

36

教学要求

  1.落实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育人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要深刻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育人价值,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上。

  2.突出主体地位,改进教学方式。教师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学生认识规律和专业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采取低起点、重衔接、小梯度的教学策略。

  3.体现职教特色,注重实践应用。教学中,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专业课程和职业应用的联系,创设或选择关联的教学情境,增加学生数学应用意识;选择或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以解决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程度,重视利用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计算统计分析,善于利用网络平台获取资源,引导学生在网络中学习,创新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

学科核心

素养

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自主学习

课程目标

  1.职场语言沟通目标:在日常英语的基础上,围绕职场相关主题,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能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能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

  2.思维差异感知目标:能理解英语在表达方式上体现出的中西思维差异;能理解英语在逻辑论证上体现出的中西思维差异;在了解中西思维差异的基础上,能客观对待不同观点,做出正确价值判断。

  3.跨文化理解目标:能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能了解中外文化及中外企业文化;能进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

  4.自主学习目标:能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能有效规划个人的学习,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能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提高学习效率。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自我与他人

108

180

学习与生活

社会交往

社会服务

历史与文化

科学与技术

自然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

职业模块

求职应聘

36

职场礼仪

职场服务

设备操作

技术应用

职场安全

危机应对

职业规划

拓展模块

自我发展

36

技术创新

环境保护

教学要求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形成对外国优秀文化的正确认识和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刻认识,拓展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

  2.开展活动导向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深刻领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和任务,开展活动导向教学,引导学生在解决真是问题与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能力。

  3.尊重差异,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效整合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4.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重视实践应用。教师应根据英语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有意识加强英语课程与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活的联系,探索融合的教学新模式,重视学生语言实践英语能力培养。

  5.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将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深度融合,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开展主动、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

信息技术

学科核心

素养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课程目标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和信息社会特征与规范,掌握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等相关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各种问题;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合作、创新能力,为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72

108

网络应用

图文编辑

数据处理

程序设计入门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信息安全基础

人工智能初步

拓展模块

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维护

36

小型网络系统搭建

实用图册制作

三维数字模型绘制

数据报表编制

数字媒体创意

演示文稿制作

个人网店开设

信息安全保护

机器人操作

教学要求

  1.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要为学生创设感知和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境,引导学生将问题与技术融合关联,找出解决方案,提炼计算思维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将其作为实施项目教学的线索,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分析思考、实践验证、反馈调整、逐步形成计算思维,不断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2.立足岗位需求,培养信息能力。结合学生专业,与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以实践项目为引领,以典型任务为驱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引导学生关联信息技术与职业知识,掌握岗位和任务情境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

  3.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注重实践技能训练。基础模块打好信息素养基础,分层实施知识性教学,注重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和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拓展模块强化职业岗位情境中的实践技能训练,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完成相关的职业任务,培养所需的综合与迁移能力。

  4.创设数字化学习情境,强化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理念,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情境,有机融合各种教学要素,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加强教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与诊断分析,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实践,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互动。

历史

学科核心

素养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和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释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在认识现实社会或职业问题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3.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能够尝试搜集、整理、运用可信的史料作为历史论述的证据;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现实问题。

  3.能够依据史实与史料对史事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对同一史事的不同解释加以评析;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解释;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评判现实社会与职业发展中的问题。

  4.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认识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形成民族认同和正确的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了解并认同中华先进文化,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四个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养成良好职业精神,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

72

72

世界历史

拓展模块

自主开发


教学要求

  1.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结合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既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专门培养,也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以科学有效地达成课程目标。

  2.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做中教、做中学,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注重历史学习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融合。教师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设与行业、专业相近的教学情境,设计体验未来职场的教学活动,探索课堂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4.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开展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教师实时、动态监测与评价学习过程与结果,提供及时和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艺术

学科核心

素养

艺术感知、审美判断、创意表达、文化理解

课程目标

  1.通过课程学习,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掌握必备的艺术知识和表现技能。运用观赏、体验、联系、比较、讨论等方法,感受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表现,识别不同艺术的表现特征和风格特点,体会不同地域、不同时代艺术的风采。

  2.结合艺术情境,依据艺术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艺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丰富审美经验,增强审美理解,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根据一个主题或一项任务,运用特定媒介、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或方法进行创意表达,尝试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美化生活,具有创新意识与表现能力。

  4.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作品,认识文化与艺术的关系,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热爱中华优秀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音乐鉴赏与实践

18

36

美术鉴赏与实践

拓展模块

歌唱、演奏、舞蹈、设计、中国书画、中国传统工艺、戏剧、影视、其它

18

教学要求

  1.准确理解艺术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正确把握课程性质与任务、目标与内涵,认识到四项学科核心素养既独立又融通,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整体。教师要结合学情,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单项核心素养培养,也注重综合培育。

  2.深入分析艺术课程结构内容,加强课程衔接整合。基础模块重视知识积累,丰富审美体验,加深艺术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艺术鉴赏与实践能力,服务终身发展。拓展模块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突出差异性和层次性,激发兴趣,提升艺术潜能。

  3.遵循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坚持“做中学、学中做”,创设合适教学情境,合理运用教学策略,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拓展时空,丰富手段,优化课题教学,提升教学成效。

  4.积极适应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体育与

健康

学科核心

素养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精神

课程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体育人,增强学生体质。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喜爱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提升体育运动能力,提高职业体能水平;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与职业相关的健康安全知识,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发扬体育精神,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增强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精神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主要内容

基础模块

体能

72

180

健康教育

拓展模块一

限选2项运动技能

72

拓展模块二

任选(学校自主确定)

36

教学要求

  1.坚持立德树人,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品格的培养,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体现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的精髓和内容,将体育教学过程变为目标、内容和方法有机融合的综合教学过程。

  2.遵循体育教学规律,提高学生运动能力。教师应加强运动技能形成的学理研究,具有难度递进的意识,优化设计运动技能模块的教学过程。要研究在技能教学中渗透学习知识或原理的方法,探索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方法。保证运动负荷,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3.把握课程结构,注重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师要把体育安全放在首位,通过项目模块选修、分组教学和分层教学等方法,因材施教,力争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掌握并运用各项体育素质的基本原理和练习方法,采用多样方式进行体能教学。要根据所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丰富和拓展学生对健康的认知。

  4.强化职业教育特色,提高职业体能教学实践的针对性。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质现状,采用多种锻炼方法,提升学生体能,指导学生自我评价体能锻炼效果和改进计划。讨论研究常见职业性疾病的防治、职业安全等主题。

  5.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创设多元化情境,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选择运动项目深入学习,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重视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学习。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平台,营造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合计

1080

说明

1.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金融知识、社会责任、人口资源、海洋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教育,学校将通过专题讲座或活动的形式,将有关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和社会实践(军训)中,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2.精心组织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志愿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并与德育教育和就业教育相结合,纳入学生管理和共青团的工作范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3.健康教育的学科教学纳入体育与健康课程之中,开设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每学期保证6课时以上。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学分

1

机械制图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投影作图的基本方法。 2.学习贯彻有关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学会查用有关标准的基本方法3.具有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4.具有正确使用绘图仪器与工具绘图及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图的基本技能;5.培养空间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6.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项目一:平面图形的画法。任务一:基础知识任务二:几何图形画法;项目二:三视图的画法。任务一:投影基础;任务二:基本体 ;任务三:轴测投影 ;任务四:组合体;项目三:工程图样的画法。任务一:图样的表达方法;任务二:零件图 ;任务三:标准件和常用件;任务四:装配图 项目五:零件图绘制。任务一:轴类零件绘制;任务二:叉架类零件绘制;任务三: 箱体类零件绘制;项目六:三维图形的绘制;任务一  三维实体绘图及实体造型;

1.坚持“基础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的原则,围绕职业的技能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便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的应用;3.打破原有学科体系框架,采用项目驱动式有机整合。4.课程在每个内容实施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学习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之后针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介绍,方便学生的自我评价。

162

9

2

机械基础

具备对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会判断直杆的基本变形;具备机械工程常用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的基本知识,会正确选用材料;熟悉常用机构的结构和特性,掌握主要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和特点,初步掌握其选用的方法;了解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国家标准,理解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标注的标注;了解气压传动和液压传动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会正确使用常用气压和液压元件,并会搭建简单常用回路;能够分析和处理一般机械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具备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具备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加机械小发明、小制作等实践活动,尝试对简单机械进行维修和改进;了解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知识,具备改善润滑、降低能耗、减小噪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机械概述;构件的静力分析;杆件的基本变形;机械工程材料;机械零件;常用的机构;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

1.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2. 可以结合教学进程,组织学生开展常用工程材料、标准机械零部件的市场销售情况调查;组织开展以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改革等为载体的创新思维训练。

3. 阶段性实习训练和综合实践模块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机械基础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教学中可结合专业背景,选择合适的课题,制作综合实践任务书,要求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报告,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108

6

3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基础模块:1.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2.直流电路;3.电容和电感;4.单项正弦交流电路;5.三相正弦交流电路;6.安全用电。选修模块:

7.直流电路(基本定理);8.互感;9.谐振;10.三相正弦交流电路;11.非正弦周期波;12.瞬态过程;13.磁路;14.综合实训。

1.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2.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工产品的制作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54

3

4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1.能掌握了解有关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常用量具的读数原理,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维护方法;2.能了解国家标准中有关公差、配合等方面的基本术语及定义;3.能掌握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4.能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5.能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内容,形位公差的代号和含义;6.能掌握了解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及基本的检测方法,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标注方法;7.能掌握了解普通螺纹公差的特点,理解螺纹标注的组成及其含义;8.会使用游标卡尺;9.会使用外径千分尺;10.会使用百分表;11.会使用万能角度尺;12.会判别配合的类别并计算配合公差值;13.会按图纸要求进行形位误差的评定及检测;14.会按图纸要求进行表面粗糙度的检测;15会按图纸要求对螺纹的检测;16.会制作填写产品质量检测表

1.绪论;2.极限与配合;3.技术测量基础;4.几何公差及其误差的测量;5.表面粗造度;6.平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7.普通螺纹联接的公差与检测;8.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9.实验。(1)线性尺寸的测量;(2)几何误差的测量;(3)表面粗糙度的测量;(4)锥度和角度的测量;(5)螺纹的测量;(6)圆柱齿轮的测量。

本课程是一门以产品质量检测为核心内容的课程,以检测“产品”零部件为主线,其教学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为主要方法,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可在中级钳工职业技能鉴定的真实工作情境中进行,为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在学习情境中,建议以任务,工具,示范,训练,检测,评价的流程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行动为主,体现一体化教学设计。可设计的项目包括配合类别判断、量具使用及读数、形位公差检测、表面粗糙度检测、螺纹结合公差与检测等项目

72

4

5

金属加工与实训

使学生能正确选用常用金属材料;熟悉一般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与热处理工序;掌握钳工、车工、铣工、焊工等金属加工的基础操作技能;会使用常用的工、量、刃具;能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及常见工种的工艺卡,并能按工艺卡要求实施加工工艺。具备运用工具书、网络等查阅和处理金属加工工艺信息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探究工程实际中有关的金属工艺问题的意识,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树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1.绪论。2.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常用金属材料;钢的热处理。3.热加工基础。铸造:铸造基础知识;砂型铸造;特种铸造;铸造新技术、新工艺。锻压:锻压基础知识;自由锻造;模锻与胎模锻;板料冲压;锻压新技术、新工艺。焊接:焊接基础知识;焊条电弧焊;其他焊接方法;焊接新技术、新工艺。4.冷加工基础。金属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刀具选用;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型号;金属切削机床及其应用;钻床及其应用;车床及其应用;铣床及其应用;数控机床及其应用;其他机床及其应用。特种加工与先进加工技术。特种加工;先进加工技术。零件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表面加工;生产过程的基础知识;典型零件加工。

1.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坚持“做中学、做中教”;

2.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部分教学建议尽量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3. 热加工基础部分教学建议尽量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配合一定的现场教学;4.冷加工基础部分教学建议结合实训模块安排,以现场教学为主,配合一定的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108

6

6

车工技能与训练

使学生掌握:普通车床的性能、结构、传动系统;常用测量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等);常用工装夹具的结构、使用、调整和维护保养方法(三爪卡盘、四爪卡盘及花盘);常用车削刀具种类及刀具刃磨技术(基本刀具单独讲解,其他刀具讲解渗透在项目中);简单阶梯轴的加工与测量技术(普通刀具与量具的规范使用技术);带锥度轴类零件的加工与测量技术(转动小拖板法与角度规的使用技术)等专业知识。培养严以律己、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良好职业品质。培养学生从事本职业的自豪感,逐步成为企业急需的、既懂理论又有扎实技能的中、高级技工。培养以生产现场管理为抓手,安全、质量、环保三举并重的职业意识。

 

项目一车削加工的基础知识;项目二车削轴类工件;项目三车削套类工件;项目四车削圆锥面;项目五车削成形面与表面修饰;项目六车削螺纹与蜗杆[教学目标]; 项目七 工件定位、夹紧与工艺规程; 项目九千斤顶制作项目活动.

针对本课程基础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采用现代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1)针对本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与策划,注意授课方法的选用与改进、各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及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配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能力。(2)将启发式、讨论式、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中,在介绍课程知识之外,及时介绍相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检测理念和检测设备发展的新动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循序渐进,将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参与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3)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工程意识。

2、教学手段.针对本课程强实践性的特点,教学要采取项目教学法、四步教学法等,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得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促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08

6

7

钳工工艺与技能

了解钳工零件加工、锉配特点,掌握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能熟练拟定钳工加工工艺路线,掌握钳工加工零件的定位与夹紧方案;锉刀选择等。 能掌握各类钳工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能掌握对零件尺寸和精度要求进行正确的测量与分析。熟练掌握钳加工用的钻床、台虎钳日常维护和保养。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能根据零件图的要求,制定加工工艺和选择工艺装备。能根据零件图的要求,加工合格的零件。能根据零件图的要求,进行工件质量检测。能根据零件图的要求,进行技术文档的管理、总结及资料存档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交际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项目1:入门指导;项目2:划线;项目三:锯削;项目四:锉削;项目五:钻孔、扩孔;项目六:攻螺纹和套螺纹;项目七:装配知识;项目八:钻床夹具。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钳工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钳工产品的制作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54

3

合计

666

37

2. 专业(技能)方向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学分

1

普通车削技术训练

会正确装夹工件;会车削外圆、端面、台阶轴,会车槽和车断;会用转动小滑板法车削低精度小锥度的外圆锥;会车削螺距P≤2 mm的普通外螺纹; 能制定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正确选择切削参数;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达到技术要求;

学习工件装夹;学习车车削外圆、端面、台阶轴,会车槽和车断;学习转动小滑板法车削低精度小锥度的外圆锥;学习车削螺距P≤2 mm的普通外螺纹; 学习简单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正确选择切削参数;

将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中,在介绍课程知识之外,及时介绍相关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检测理念和检测设备发展的新动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循序渐进,将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参与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工程意识。

144

8

2

CAD技术应用

了解自动编程软件的一般概念,应用范围及数控机床的通信接口技术,了解目前企业常CAD/CAM软件的种类和基本特点,熟练掌握CAD软件的应用技术,能运用CAD软件实施数控加工

学习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三视图和轴测图的绘制;掌握标准件常用件、尺寸、公差与配合、粗糙度等相关机械知识;具有测绘一般零件图、读懂装配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坚持“做中学、做中教”;重视CAD教学与机械制图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144

8

3

数控车床结构与维护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在机床安装调试过程中判断机床基本性能,日常使用时能独立分析机床运行状态对模具产品的质量影响。对系统的接口能熟练使用。可独立排除常见故障,以保证模具加工设备的正常运行。分析故障原因,排除设备常见故障能力熟练掌握程序输入/输出能力数控设备安装调试的能力系统参数设置能力合理使用、维护设备的能力数控设备精度检测的能力了解数控机床整体机构,熟悉各部件之间的运行关系理解各功能模块在数控机床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常用模块的参数设置、结构调整及性能检验数控设备机械结构运行模式及功能调整方法数控系统运行过程中干扰因素及电气产品使用的注意事项伺服系统工作原理、分类及连接方法输入/输出设备的结构和类型资料查阅能力新知识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训过程,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数控机床整体概述数控系统模块数控机床结构模块数控伺服系统模块数控机床输入/输出(I/O)模块数控机床精度及性能检测模块数控机床综合故障诊断模块

数控机床整体概述课程概述阶段需完成两个内容:1.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可选择较为先进的制造方法,通过事例、视频、图片及先进制造方法对产品质量影响等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明确学习目的。该阶段应注意尽量减少枯燥的陈述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2.数控机床整体运行方式的介绍,内容不宜过深,只起到今后课程内容的铺垫作用即可。数控系统模块数控系统与个人计算机比较类似。在学习过程中,常遇到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学环节中可利用学生经常使用的计算机加以对比。利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结合,加快学习进度。数控机床结构模块

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较为庞大,实物的使用比较困难。在教学中,尽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素材进行讲解。

234

13

4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

具备车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能力、编程能力;具备车刀、及常用刀具刃磨的能力;能够合理选择车削用量及调试数控车床的能力;具备正确使用数控车床附件的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的能力;具备数控车床一般维护、安全、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会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测量工件;会轴套类零件、孔轴类零件、螺纹的加工知识,具有加工中等复杂程度轴套类零件的能力;

学习车削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能力、编程能力;学习车刀、及常用刀具刃磨的能力;学习数控车床的调试和数控车床附件的使用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学习数控车床一般维护、安全、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学习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测量工件;学习轴套类零件、孔轴类零件、螺纹的加工知识

将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循序渐进,将教师的传授与学生的参与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工程意识。

234

13

合计


756

42

3.选修课

1)社团活动课:足球、篮球、羽毛球、农业栽培、美术欣赏、合唱;

2)地方特色课程:龚扇制作;井盐文化。

4.综合实训

根据情况,学生在每学期安排3周选择技能分向强化实践。技能分向结束,学生完成、提交作品作为学生学业重点考核依据。综合实训中重在进行课程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

序号

学年

学期

课程

名称

    

实训

地点

考核重点

1

1

1

钳工、车工

项目一:掌握基本钳工技能,如锯子 锉刀的正确使用及加工方法

项目二:了解车床的基本原理,掌握车床 的基本操作方法,理解车刀的分类及选择

 

钳工操作实训室、车工实训室、

是否掌握钳工、车工最基本的加工方法

2

1

2

车工、数控车铣

项目一:会使用外圆车刀加工各种台阶轴、锥度轴的加工

项目二:熟悉操作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练习加工台阶轴

项目三:熟悉数控铣床的面板

 

车工实训室、数控实训室

配合测量量具的使用检查同学能否熟练掌握车床面板的操作及简单台阶轴的加工

3

2

3

数控车铣

项目一:会使用数控车床加工一般轴类零件(锥度、切槽、螺纹等)

项目三:会编写常用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并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量具

项目三:能使用数控铣床加工简单零件的外形,如形状简单的板类零件

车工实训室、数控实训室

1. 能否根据加工方法正确选用刀具

2.能否对简单零件进行编程和加工

4

2

4

数控车铣

项目一:熟练掌握数控车床,会加工中级操作技能要求的车床零件,如轴、套、盘类零件及简单异性零件

项目二:会使用数控铣床完成零件的钻孔,镗孔等操作

车工实训室、数控实训室

1. 车床能否达到中级操作工的水平

2.数控铣床能否达到熟练加工简单零件的水平

5.顶岗实习(技能方向)

序号

顶岗实习企业类型

顶岗实习岗位

完成工作任务

所需时间

考核标准

1

机械加工制造企业

数控机床操作类岗位;普通机床操作类岗位数控程序编制类岗位 普通机床操作类 数控程序编制类岗

完成数控程序编制;利用数控机床完成产品的加工;利用普通车床完成产品的加工;

0.5年

遵守员工纪律情况;职业道德;客户反映;同事评价;专业能力(美术素养、软件操作、设备使用、设计能力);每月一次综合考核,共不少于十次;不合格次数不得超2次(含)。

2

机电产品制造企业

质量检验类岗位;设备维护和维修类岗位;其他与专业相关岗位

根据企业要求完成产品的生产或检测;对企业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

0.5

遵守员工纪律情况;职业道德;客户反映;同事评价;专业能力(美术素养、软件操作、设备使用、设计能力);每月一次综合考核,共不少于十次;不合格次数不得超2次(含)。

6.顶岗实习管理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并参照教育部《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的有关要求制定顶岗实习方案。

名称/合作企业

主要实训内容

XXX集团

数控车床操作工、车工、钳工

XXX有限公司

数控车床操作工、车工质量检测员

XXX公司

数控车床操作工、车工质量检测员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通知(教职成厅〔2019〕6号)规定执行。

(二)教学安排

依据教育部《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号)精神,主要呈现本专业开设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学期课程安排、考核方式、有关学时比例要求。

课程

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考核方式

比例

1

2

3

4

5

6

必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36

2






笔试

33.40%

必修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2

36


2





笔试

必修

职业道德与法治

2

36



2




笔试

必修

哲学与人生

2

36




2



笔试

必修

语文

11

198

3

3

2

2

2


笔试

必修

数学

10

180

2

2

2

2

2


笔试

必修

英语

10

180

2

2

2

2

2


笔试

必修

信息技术

8

144

2

2

2

2



测试

必修

体育与健康

10

180

2

2

2

2

2


测试

必修

艺术

2

36



1

1



测试

必修

历史

4

72

2

2





笔试

必修

班团、安全

5

90

1

1

1

1

1


综合

合计

68

1224

16

16

14

14

9



专业课程

必修

机械制图

9

162

5

4





+测

18.15%

必修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4

72

4






+测

必修

车工技能与训练

6

108

6






测试

必修

钳工技能与训练

3

54


3





+测

必修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3

54



3




+测

必修

机械基础

6

108



3

3



+测

必修

金属加工与实训

6

108




3

3


+测

小计

37

666

15

7

6

6

3




专业方向课

必修

普通车削技术训练
快印方向

广告图文快印

8

144


4

4




+测

20.61%

必修

CAD技术应用

8

144


4

4




+测

必修

数控车床结构与维护

13

234




5

8


+测

必修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

13

234




5

8


+测

小计

42

756


8

8

10

13



小计

79

1422

15

16

16

16

16



实践

课程

必修

认知实习1-3期各2周)

16

66

0

0

0

0

0


综合

19.95%

必修

跟岗实习4-5期各2周)

16

66

0

0

0

0

0


综合

必修

顶岗实习

34

600

0

0

0

0

0

600

综合

小计

66

732

0

0

0

0

0



合计

116

2022








58.71%


素养

选修课

 

 

 

社团活动

4

72

1

1

1

1



考查

4.90%

中华传统文化

2

36

1

1





考查

普通话

2

36



1

1



考查

职业素养

2

36




1

1


考查

小计

10

180

2

2

2

3

1



专业选修

新技术应用

2

36



2




笔试

2.94%

质量控制

2

36





2


笔试

钳工拓展

2

36





2


测试

小计

6

108



2


4



合计

16

288








7.84%

总计

200

3669

33

33

33

33

33

600



备注:1.每天早读选学校本德育教材;2.学校提供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电子、机械、无人机选修课;

八、实施保障

本专业按市场需求和学校实际招生情况,每年招收1个订单班,1个升学班,100名学生左右,总规模稳定在300人左右。

(一)师资队伍

1.专任教师须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师德;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及专业资格证书。美术、艺术设计、计算机类专业本科学历。

2.美术类或设计类专业教师承担专业核心课程。

3.软件基础类课程可由计算机类专业教师承担。

4.教师应具有终身学习能力,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专任教师须有平均每年不低于15天的企业实践。

5.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专业工作时间不低于3年)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25%。

6.综合实训课程须由专兼教师共同承担。

7.我校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共有专业教师60多人。其中,机加工技术专业教师15人。有工程师、技师证书的“双师型”教师10人。专业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工作经验搭配合理,年龄梯度合理,有近一半专业教师既有一定的企业工作实践经历,又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丰富经验,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担任过专、本科的专业教学。良好的师资队伍将为机制专业才的培养提供可靠的保障。专业教师配备及师资结构基本符合该专业设置标准要求

(二)教学设施

1. 按专业方向配备相应的实训室和必要的实训设备,使实训室功能与行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紧密结合。

专业设备总值

156 万元

实验实训室数

5

实验应开数

0

实训应开数

50 

校内实训场所(室)情况

名称

建筑面积(m2

主要设备及数量

总值

(万元)

主要实训内容

车工实训场

400

C6140C620车床(共22台)砂轮机(3台)

70

车工基本技能训练

钳工实训场

120

钻床(3台)钳台(12张、48个工位)、砂轮机(3台)

2

钳工基本技能训练

焊工实训场

200

交流(2台)、直流电焊机(25台)气保焊(2台)、等离子切割机(1台)

6

焊工基本技能训练

机加工车间

200

C6150车床(2台)、万能铣床(1台)、刨床(1台)、摇臂钻(1台)、外圆磨、工具磨床(各1台)钻铣床(1台)

43

机械加工综合实训

数控实训室(2间)

120

数控车床(9台)、线切割(1台)、数控模拟系统(23套)

35

数控模拟实验、数控操作训操

2.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与多家实力雄厚的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和企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实践教学内容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和教学大纲,精心编排教学设计并组织、管理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实践训练掌握符合行业需求的职业技能。

校外实训基地情况

 

名称/合作企业

主要实训内容

XXX集团

数控车床操作工、车工、钳工

XXX有限公司

数控车床操作工、车工质量检测员

XXX公司

数控车床操作工、车工质量检测员

(三)教学资源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构建模块式专业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知识型的学科体系。可根据本校具体教学情况开发校本教材,开发与教学项目、技术应用、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课程和案例性课程教材。

1.教材选用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按照规范程序,严格选用国家和地方规划教材。鼓励教师和企业合作开发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活页式校本教材。

2.电子图书资源配备

本专业购置了机械加工技术、数控应用行业的相关电子图书文献500余册以上,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且定期更新。

3.数字资源配备要求

结合本专业特点学校组织建设教学资源库,组织教师开发一批优质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网络课程等专业教学资源,有效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实施的基本方法:一是合理区分不同学生的层次差异;二是按照不同层次要求编制教学计划;三是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和内容;四是将激励与竞争机制引入教学过程;五是形成多元评价的成绩考核机制;六是有效延伸与拓展分层次教学的理念,把分层次教学的理念运用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去。

2.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场所与实践教学场地应尽可能地在同一地方,同时要求任课教师既能够上理论课,又能够上实践课。一是划分模块、确定项目、分解任务;二是以教学班为单位实行“主讲负责制”;三是注重考核方法和评价形式的创新。

实训课实施产教结合教学。产教结合教学强调实训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与实践需求“零距离”对接,实施多元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教学方式以项目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为主,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五)学习评价

根据学校统一“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立体评价模式,即平时成绩占40%(上课纪律占10%+回答问题5%+出勤5%+作业完成10%+平时考试1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40%。

为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体系下全面实施“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的学生学业评价,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专门化方向,引入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学完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专业化方向课程,或者参加学校第二课堂开设的技能培训。

新的课程体系依托立体学业评价模式,很大程度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学业评价的方向转变到与课程改革的方向保持一致。新课程标准的一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思路,可以作为学业评价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将学业评价方式转变到更加关注质的分析和把握,实行学业评价的过程化、阶段化,建立开放型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变以前平面单一评价为立体综合评价,把评价的形式由单一的试卷(或穿插部分实操考核)检验到多元化、分阶段、重过程的评价方式。强调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综合化,变以前一次定格评价为多次激励评价,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自我调整、自我需要、自我激励的学习机制。

(六)质量管理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确保规范教学

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布的公共基础课程大纲,依据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考核,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上,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从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课程教学时间安排等方面,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学校对从教学进度计划制定、教案检查、课堂考核、教研活动检查、技能考核等方面执行教学大纲。在教材选用方面,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根据学校专业实际需要编写的校本教材,确保教学材料的规范性、科学性和一致性。

2.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成立教学督导机构,专门负责全校教学质量的检查与督导,提升全校师生的教学质量意识,强化质量意识;建立师生教学评价体系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做到质量管理责任明确、落实有效。

3.创新管理制度,加强常规管理。

坚决执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道德规范》等文件,规范常规管理,严格执行检查,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教务处、教研组、任课教师每年制定齐全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确保教学常规工作落实有效。每学期对教学进度计划、教案、校本研修记录、大纲执行情况、实训记录表进行中期、期末两次以上检查,全程督导,提高培养质量。

4.以赛促学,以研促教,提升育人质量。

将教学工作与技能竞赛活动相结合,严格日常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提高专业的内涵建设,促进教学科研提升,提升整体育人质量。

5.改革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学业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改革传统的以课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在“理论教学——模块实训---企业实践”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应体现以能力考核为重点的原则,建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的新型考核评价体系。实施分阶段考核,注重学习过程的检查和控制,从制定方案、实施、检查、产品质量、职业素养、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交流及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多方面综合考核,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九、毕业要求

根据XXX学校《毕业生毕业规定》和《毕业环节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

(一)思想品德考核合格,未受记过以上处分或虽受处分但已取消者;

(二)按教学计划规定完成相应学科的全部课程,经考试考核成绩(含补考)合格者;

(三)专业技能达到本专业初级证书;

(四)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发或缓发毕业证书:

1.毕业考试每门学科都不及格或虽有一门课程及格但总分低于规定标准者;

2.受校级记过以上处分未取消者;

3.外出实习不遵守学校实习管理规定,受到校级记过以上处分者;

4.专业技能和公共素质技能未达到规定标准者。

十、附录

一般包括教学进度安排表、变更审批表等。

 

附件1.教学进度安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考核方式

比例

1

2

3

4

5

6

必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36

2






笔试

33.40%

必修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2

36


2





笔试

必修

职业道德与法治

2

36



2




笔试

必修

哲学与人生

2

36




2



笔试

必修

语文

11

198

3

3

2

2

2


笔试

必修

数学

10

180

2

2

2

2

2


笔试

必修

英语

10

180

2

2

2

2

2


笔试

必修

信息技术

8

144

2

2

2

2



测试

必修

体育与健康

10

180

2

2

2

2

2


测试

必修

艺术

2

36



1

1



测试

必修

历史

4

72

2

2





笔试

必修

班团、安全

5

90

1

1

1

1

1


综合

合计

68

1224

16

16

14

14

9



专业课程

必修

机械制图

9

162

5

4





+测

18.15%

必修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4

72

4






+测

必修

车工技能与训练

6

108

6






测试

必修

钳工工艺与技能

3

54


3





+测

必修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3

54



3




+测

必修

机械基础

6

108



3

3



+测

必修

金属加工与实训

6

108




3

3


+测

小计

37

666

15

7

6

6

3




专业方向课

必修

普通车削技术训练
快印方向

广告图文快印

8

144


4

4




+测

20.61%

必修

CAD技术应用

8

144


4

4




+测

必修

数控车床结构与维护

13

234




5

8


+测

必修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

13

234




5

8


+测

小计

42

756


8

8

10

13



小计

79

1422

15

16

16

16

16



实践

课程

必修

认知实习1-3期各2周)

16

66

0

0

0

0

0


综合

19.95%

必修

跟岗实习4-5期各2周)

16

66

0

0

0

0

0


综合

必修

顶岗实习

34

600

0

0

0

0

0

600

综合

小计

66

732

0

0

0

0

0



合计

116

2022








58.71%


素养

选修课

 

 

 

社团活动

4

72

1

1

1

1



考查

4.90%

中华传统文化

2

36

1

1





考查

普通话

2

36



1

1



考查

职业素养

2

36




1

1


考查

小计

10

180

2

2

2

3

1



专业选修

新技术应用

2

36



2




笔试

2.94%

质量控制

2

36





2


笔试

钳工拓展

2

36





2


测试

小计

6

108



2


4



合计

16

288








7.84%

总计

200

3669

33

33

33

33

33

600


100%


附件二.变更审批表

专业

名称

机械加工技术

专业代码


年级


学制


原教

学计划

课程

编号

课程

名称

课程

性质

学分

学时

总数

开课学期

变更状态

(增加或撤消)








调整后计划






















变更

理由


变更

内容

 

 

专业负责人签字:                                    

教务处审核

意见

 

 

教务主任签字:                                      

分管副校长审核意见

 

 

 

签字:                                              

学校

党组织

审核

意见

 

 

 

书记签字:                                            


在线表单提交
更多
姓名:

请填写信息!

邮箱:
电话:
留言

请填写信息!

投诉建议

地          址:  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长土街305号

手          机:  13890016663 傅文萍主任

傅主任邮箱: fwpfwp3@qq.com

电          话:  0813—3200131

                      0813—3200559

乘 车 路 线:  公交车12路长土终点站18路到长

                      土西站下车即到。


联系我们

手机版网站

【扫一扫】

进入手机版


技术支持: 大浪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